醫保卡即將全國漫游
歷經3年4審的《社會保險法》終于通過,并將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其內容將涉及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多項社會保障,被稱為社會保險領域的“基本法”。
本月20日,參與了《社會保險法》立法工作的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勞動關系研究所副所長,國務院勞動合同立法研究課題專家彭光華,接受采訪時表示,《社會保險法》對參加養老保險制度比較晚的勞動者、繳費不連續的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都是非常大的利好,讓更多的勞動者實現老有所養。
1、個人社保賬戶可以繼承
原來的社保地方分制是爭議比較大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地方自己交自己的錢,自己管自己的人,社保地區不能轉移。而個人養老保險必須連續交15年,才能在退休時拿到養老保險金。
彭光華解讀:《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現在的個人社保賬戶能繼承。”彭光華表示,這是《社會保險法》的亮點。“《社會保險法》把個人社保賬戶明確為個人財產,任何條件下,你都可以拿走。你不愿交錢、不愿意轉移、不愿意換身份的情況下,都可以自己支取。不管你的身份涉及層層轉移、轉變,都可以銜接。《社會保險法》為個人在各個環節設置了轉移和銜接,打破了地域和身份的限制。”
彭光華解釋:如果你以前在打工的企業享受企業醫療保險,回到村里后,還可以享受合作醫保。法律規定,社保關系的轉移將由用人單位來完成,如果單位不給轉移這種關系,對勞動者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將承擔賠償責任。
2、醫保卡外地也能刷
“如果你參加了哈密的醫療保險,在北京出差生病了,能不能在當地使用醫保”?現實生活中,醫療保險關系的轉移接續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異地就醫難的問題也給退休后在異地居住的職工帶來很多不便。
彭光華解讀:《社會保險法》規定,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異地就醫時,報銷問題再不用個人擔心了,這些都是社保和醫療單位的事,個人只要直接拿著醫保卡在異地看病就成了,哪些是自己支付的,哪些可以報銷的,直接就用社保基金結算了。
3、工傷保險基金第一時間“救命”
今后發生工傷事故,工人不用怕企業沒繳工傷保險,也不用擔心單位“失蹤”和巨額醫藥費沒有人來支付,不管責任屬誰,救人要緊。
出了工傷事故,有工傷保險基金第一時間“救命”。《社會保險法》規定,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4、全職太太生孩子也給報銷
根據《社會保險法》,丈夫有工作,參加了生育保險,但是他的妻子沒有工作,如果生孩子,同樣能夠享受生育保險待遇,其因為生孩子而產生的醫療費用,將按照生育保險的相關規定進行報銷。
實際上,生育保險是男女職工都參加,女職工生孩子可以享受生育醫療費用以及生育津貼,而男職工生不了孩子可享受的只有區區幾天產假和工資,現在通過其配偶生育保險待遇,也體現了一種公平。生育保險待遇包括兩塊,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全職太太享受的是生育醫療費用,其生育津貼這一塊并不包含在內。

推存文章
更多>>- 春季到來,如何預防婦2013-04-28
- 醫院簡介2012-06-25
- 女性健康的綠色醫療通2012-06-22
- 哈密博愛醫院網站開通2012-06-22
- 醫保卡即將全國漫游2012-06-22



















